复杂系统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Stacey矩阵 1996年,alph D.Stacey在《组织的复杂性和创新》中提出了Stacey矩阵。
第一个区域,需求明确,技术(解决方案)也确定,这类项目就是简单的项目(Simple);比如注册一个新公司,需求很明确,手续也很清楚,就那么几步规定动作,因此大量代理机构都可以帮你完成这个项目。 既然需求明确,怎么实现也清楚,最好提前把计划做到位,预测型开发模式最适合。
第二个区域,需求明确,技术却不确定,也就是说怎么实现不知道,这类项目叫复杂的项目(Complex),也叫棘手的项目。比如“无人驾驶”,这项目需求明确吧?“无人驾驶”四个字把需求说的明明白白,就是不要人开,车自己会走。但是“无人驾驶”研究了几十年,各种方法都试过了,一直也没搞定,最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才让无人驾驶离现实越来越接近。 技术不确定,怎么实现不知道,只能摸索着来,推荐用迭代开发。
第三个区域,技术很确定,需求却不明确,这类项目最坑爹,比如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客户,让我们开发一个信息系统,问我们会什么技术。你都不耐烦了:“老子啥都会,这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新技术,问题不是我会什么,关键是你到底要什么?”这类项目是烧脑型的项目(Complicated),愁死个人! 既然客户要什么还没想明白,那就想明白什么先做什么,你边做他边想,最好增量开发,分成多个阶段交付,减少推到重来的风险。
第四个区域,需求不清楚,怎么实现也不清楚,这叫混乱状态的项目(Chaotic); 这类项目尽量别碰,基本是要失败的。
第五个区域,就是图中紫色区域,不属于前四种区域的其它项目,属于模糊型(Hazy)项目。 需求和实现方案都不明确,最好用敏捷开发,适应性强,灵活机动,拥抱变化。
《复杂》
复杂系统的定义 定义1:复杂系统是由大量组分组成的网络,不存在中央控制,通过简单运作规则产生出复杂的集体行为和复杂的信息处理,并通过学习和进化产生适应性。
定义2:具有涌现和自组织行为的系统。 如果系统有组织的行为不存在内部和外部的控制者或领导者,则也称之为自组织(self-organizing)。由于简单规则以难以预测的方式产生出复杂行为,这种系统的宏观行为有时也称为涌现(emergent)。
常用模型 Cynefin模型 Cynefin模型提供一个从因果关系复杂情度来分析当前情况而作决定的框架,提出有五个领域。
Simple 简单 Simple领域是一种已知的已知领域,表现为熟悉的、确定的和惯用的方式。 因果关系显然而见,处理手法为"感受-归类-反应" (Sense-Categorise-Respond)。
Complicated 繁杂 Complicated领域是一种已知的未知领域,表现为有规律、可预测的事务,可以被专家掌握。处理手法为"感受-分析-反应" (Sense-Analyze-Respond)。
Complex 复杂 Complex领域是一种未知的未知领域,表现为乱流、不可预测、没有正确的答案、突发指示性模式和其他的竞争性思维。因果关系只能从检讨中反映出来,处理手法是"试探-感受-反应" (Probe-Sense-Respond)。
Chaotic 混沌 Chaotic领域是一种不可知的未知领域,表现为高波动性和无序性。完全没有任何因果关系,处理手法为"行动-感受-反应" (Act-Sense-Respond)。
Disorder 无序 如果连是属于以上哪个情况都不清楚的,这是一个无序的状态(disorder),等待参与者把情况安稳至上面四个其中之一的情况。